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疾病,手足口病的症状及表现有手足口出现疱疹、发热、皮疹等,建议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明确诊断。
1、手足口出现疱疹:手足口病的患者可以在口腔、手部以及足部等处出现疱疹,口腔处疱疹多位于咽峡部位、颊黏膜部位,另外也可能会出现在手、脚、臀部等部位,除手足口病外,还可见于其它类型的疱疹,如肠道病毒疱疹等;
2、发热:手足口病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毒侵犯了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出现发热的情况,通常为低热或者中热,体温多在38°C-39°C,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40°C;
3、皮疹:手足口病的患者皮肤上会出现红色丘疹、疱疹等,在出疹前可能会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皮疹的周围会出现红晕,出疹后皮疹多会快速消失;
4、其他症状:手足口病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严重时会导致口腔穿孔、抽搐、头痛、呕吐、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者,要注意隔离,避免外出,做好手足口病的护理工作,出现发热时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身体等,如果出现了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