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药品通 >  安全用药  >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片的药理机制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片的药理机制

日期:2023-12-08举报/反馈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片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增加、血栓素A2合成增强、前列环素合成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以及血小板黏附能力降低等作用机制发挥作用。该药物可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增加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3的活性,进而减少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E2、TXA2等物质,而TXA2是强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促进血小板活化。因此,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缓解。

2.血栓素A2合成增强

血栓素A2是一种强效收缩血管的介质,其合成增强会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能够阻断环氧合酶途径中的关键酶,从而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改善。

3.前列环素合成减少

前列环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前列环素合成减少导致血小板聚集加剧,易发生心血管事件。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环素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

4.血小板聚集抑制

阿司匹林可以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阻止花生四烯酸向血栓烷A2的转化,从而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患者需遵循医师指导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5.血小板黏附能力降低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向血栓烷A2的转化,进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包括黏附、活化和聚集等过程。这些功能的改变可能导致血小板黏附能力降低。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如阿司匹林肠溶片。

建议定期监测出血风险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测。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消化道不适症状,及时处理并咨询医生。

相关文章

更多>

关注或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39健康网

邮箱:ypk@mail.39.net

客服QQ:2308406323(不提供购买服务)

发邮件请备注修改药品价格信息&媒体合作&市场合作

39药品小程序

扫描找药 | 搜索找药
提供国内外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