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药品通 >  安全用药  > 清脑降压颗粒的药理机制

清脑降压颗粒的药理机制

日期:2023-12-21举报/反馈

清脑降压颗粒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外周血管扩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利尿剂作用、钙通道阻滞剂效应等机制发挥作用。该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清脑降压颗粒中的某些成分能够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来降低血压。例如,其中的黄连、龙胆等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降低血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导致血压下降的机制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进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2.外周血管扩张

清脑降压颗粒中的一些成分如菊花、决明子等可使外周血管平滑肌松弛,外周阻力减小,从而使血液从外周向中心回流,引起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引起的血压下降是因为减少了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了血流量,降低了心脏后负荷,从而间接地降低了血压。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

清脑降压颗粒中的牛黄、磁石等成分可以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减少肾素的分泌,降低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导致血压下降的原因在于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其被抑制后会导致血压下降。

4.利尿剂作用

清脑降压颗粒中的茯苓、泽泻等中药成分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间接降低血压。利尿剂作用引起血压下降是因为排出了多余的体液,减少了循环血容量,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降低血压。

5.钙通道阻滞剂效应

清脑降压颗粒中的珍珠母、磁石等成分具有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从而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降低血压。钙通道阻滞剂效应导致血压下降是因为它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加快心率,从而降低血压。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以评估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控制血压。

相关文章

更多>

关注或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39健康网

邮箱:ypk@mail.39.net

客服QQ:2308406323(不提供购买服务)

发邮件请备注修改药品价格信息&媒体合作&市场合作

39药品小程序

扫描找药 | 搜索找药
提供国内外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