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我国应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吸入性新冠疫苗等。灭活疫苗需要注射2针,2针之间需间隔≥3周,必须在8周内进行接种,所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具有一定的风险。
1、过敏:如果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则不能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接种部位感染:如果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出现接种部位感染,则不建议接种,因为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进行接种,可能会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
3、神经系统疾病:如果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则不能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因为疫苗可能会引起一定的神经系统副作用,导致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发作;
4、自身疾病发作:如果处于发热期、未控制的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等情况,均不建议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免导致自身疾病的症状加重;
5、其他:如存在特殊情况,如妊娠期、备孕期、哺乳期,以及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则建议咨询医生后,决定是否可以接种。
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前,需咨询医生或接种人员,说明自身的身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需要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避免出现较多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