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药品通 >  安全用药  > 灭菌注射用水的药理机制

灭菌注射用水的药理机制

日期:2023-11-09举报/反馈

使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药物时,其药理机制可能包括药物溶解、药物稳定性降低、注射部位刺激、静脉炎以及过敏反应等。在使用前应评估风险与收益,确保患者安全。

1.药物溶解

灭菌注射用水为无菌、无防腐剂的水溶液,用于溶解或稀释某些只能溶于水的药物。使用时可直接注入人体,以满足特定医疗需求。临床上主要用于注射用药品的稀释和配制,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等。

2.药物稳定性降低

部分药物可能不耐受灭菌注射用水中的水质成分,在接触后会发生化学降解或物理变化,导致其活性下降或完全失效。因此,此类药物需现配现用,且储存条件要符合制造商建议,例如避光、冷藏等。

3.注射部位刺激

由于灭菌注射用水含有微量离子和微生物培养物,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出现轻微炎症反应,引起疼痛、红肿等症状。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但严重程度取决于个体差异以及用药量。

4.静脉炎

使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静脉注射时,其中所含有的微粒物质可能会形成血栓,进而诱发静脉炎的发生。患者会出现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等典型表现,有时还伴有皮肤颜色改变和水肿现象。

5.过敏反应

少数人群可能对灭菌注射用水中的某种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机体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荨麻疹、瘙痒等不适症状。对于已知对该产品过敏者,应立即停用并报告医生,同时给予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口服以减轻症状。

在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反应发生,特别是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必要时,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皮试,以评估是否会对注射液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相关文章

更多>

关注或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39健康网

邮箱:ypk@mail.39.net

客服QQ:2308406323(不提供购买服务)

发邮件请备注修改药品价格信息&媒体合作&市场合作

39药品小程序

扫描找药 | 搜索找药
提供国内外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