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尖锐湿疣、带状疱疹等。在治疗疾病时应用干扰素,可能会出现发热、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神经精神系统损伤等副作用。
1、发热:在应用干扰素治疗疾病时,可能会引起发热的副作用,一般应用干扰素的剂量越大,发热的几率越高,但通常发热程度较低,可自行消退;
2、胃肠道反应:干扰素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3、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下降,但下降程度与干扰素的用量、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为降低干扰素带来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干扰素;
4、肝肾功能损伤:如出现血清转氨酶增高、蛋白尿、胆红素升高、血碱性磷酸酶增高等情况,此时需要警惕干扰素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的可能性,必要时需要停用或者更换干扰素;
5、过敏反应:临床观察发现,对干扰素有过敏反应的患者比例较高,可表现为皮疹、发热、瘙痒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但较为少见;
6、神经精神系统损伤:部分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周身乏力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除此之外,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脱发、皮疹及抑郁等不适症状。干扰素应用后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干扰素的用量或更换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