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介绍
- 【别名】
- 朴硝,皮硝,风化硝。
- 【汉语拼音】
- mangxiao
- 【名称英】
- Natrii Sulfas
- 【成份】
- 主含含水硫酸钠,并常夹杂微量氯化钠、硫酸钙和硫酸镁等杂质。本品为渗透性泻下药,口服后在肠中形成高渗盐溶液状态,促使肠道蠕动而致泻。以芒硝为主的方剂有显著的抗炎、抗菌及溶解胆结石作用。
- 【加工采集】
- 全年可采制,以秋、冬季为好。取天然产的不纯芒硝,加水溶解,放置,使杂质沉淀,再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放冷析出结晶,取出晾干。上层结晶为芒硝,下层结晶为朴硝。如结晶不纯,可重复处理,直至获得洁净的芒硝结晶。
- 【药材鉴别】
- 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附录Ⅳ)与硫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 【药理作用】
- ①泻下作用 芒消系含有杂质的硫酸钠,玄明粉则系纯粹的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成为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盐类对肠粘膜也有化学刺激作用,但并不损害肠粘膜。过浓的溶液到达十二指肠时,可引起幽门痉挛,从而延迟全部药物从胃中排空,同时可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入肠管,故服时应饮大量的水以稀释之。服后4~6小时发生下泻作用,排出流体粪便。如用以治疗组织水肿,需少饮水。 ②其他作用 实验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的家兔,腹部外敷大黄,芒消、大蒜加适量食醋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现象与吞噬能力有所增强,阑尾炎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正常家兔右下腹部外敷大蒜芒消糊剂,局部皮肤有发热、发红、起水疱等刺激症状,小肠及阑尾、袋状结肠运动增强;用1%普鲁卡因局部环封后,肠管运动则见减弱。因此,其作用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由于蠕动增强,血流供应丰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加强,从而调动了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溶液外敷,可以加块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4.3%硫酸钠无菌溶液静脉滴入可作为利尿剂以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 【炮制】
- 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 【性味】
- 性寒,味咸、苦。归胃经、大肠经。
- 【用法用量】
- 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
- 【宜忌】
- 不宜与三棱同用,孕妇禁用。
- 【贮藏】
- 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
- 【归经】
- 归胃、大肠经。
- 【备注】
- (1)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较为显着。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 (2)过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
- 【植物形态】
- 单斜晶系。晶体为短柱状,通常成致密粒状、被膜状。无色透明,但常带浊白、浅黄、淡蓝、淡绿等色。条痕为白色。玻璃样光泽。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比重1.5。性脆。形成于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饱和溶液的内陆盐湖中。
- 【临床应用】
- 用量6~12克,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用治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乳痈、痔疮肿痛。
- 【来自何书】
- 《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