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藤介绍
- 【别名】
- 白面麻、红头根、山八角(《广西药植名录》),穿骨虫、放筋藤、牛的藤(《福建中草药》)。
- 【汉语拼音】
- yangjiaoteng
- 【成份】
- 根及茎中含以下葸醌:2-羟基蒽醌、茜素、茜素-1-甲醚、茜黄、茜黄-1-甲醚、紫黄茜素、茜素-2-甲醚、1-羟基-2-甲基蒽醌、2-甲基蒽醌及1-甲氧基-2-甲基蒽醌。根还含茜草色素、光泽汀以及茜黄与茜黄-1-甲醚的甙。
茎和叶还台豆甾醇,β-谷甾醇及熊果酸。
- 【加工采集】
-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 【功能主治】
- 祛风湿。治关节肿痛,肾虚腰痛。
①《广西药植名录》:"根:祛风湿,消肿,去毒。"
②《福建中草药》:"根皮:祛风湿,暖肾气。"
- 【性味】
- 《福建中草药》:"根:辛微甘,温。"
- 【用法用量】
- 内服:水酒煎,1~2两。
- 【归经】
- 肾经
- 【植物形态】
- 羊角藤
蔓状或攀援灌木。枝细长,节间长。叶对生,有柄,矩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4~12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狭,上面秃净或稍粗糙,下面秃净或被柔毛;托叶膜质,鞘状,长2~5毫米。头状花序4~8个合成顶生、无梗、伞形花丛;每一头状花序有花6~12朵,花序柄长13~26毫米;花白色,无柄;萼片短,截形;花冠高脚碟状,长不及5毫米,4裂;雄蕊4,花丝短;花柱细,具有2柱头。复生球状浆果,直径10~15毫米。花期5~7月。
生于山野林缘小树丛中。分布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 【药用部位】
- 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根或根皮。
- 【来自何书】
- 《广西药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