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皮介绍
- 【别名】
- 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
- 【汉语拼音】
- yazhangmupi
- 【名称英】
- Schefflerae Cortex。
- 【成份】
- 皮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 【加工采集】
- 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树皮,卷成圆筒状或板块状,晒干。
- 【药材鉴别】
- 干燥树皮呈长方形块片状,向内方微弯,长3~5.5厘米,阔2.5~3.5厘米,厚0.2~0.3厘米,外面灰暗色有不明显的横向皮孔,内面灰棕色而光滑。质地疏松,木栓易于脱落,有时可见内皮之块片,横切面强纤维性,能层层剥离。气微香。
产广东、广西等地。
- 【药理作用】
- 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 【功能主治】
- 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
②《岭南采药录》:"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
③《陆川本草》:"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血。"
④《岭南草药志》:"除湿舒筋活络,清胃肠酒湿积滞。"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⑥《广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治风湿,跌打,烧伤。"
- 【性味】
- 苦涩,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味涩,性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涩,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酒炒敷或熬水冼。
- 【宜忌】
- 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 【植物形态】
- 鹅掌柴,又名:鸭脚树(《生草药性备要》),鸭脚木(《岭南采药录》),鸭母树、鸭母爪、公母树、伞托木、五指通、鸭掌柴。
乔木或灌木,高2~15米。掌状复叶,小叶5~9,革质,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7~17厘米,宽3~6厘米,几秃净,先端急尖,基部锐至钝,全缘;叶柄长8~25厘米,小叶柄长约2~5厘米;托叶半圆形。花小,白色,芳香,伞形花序;萼有毛,或无毛,边缘有5~6个细齿;花瓣5,肉质,长2~3毫米;雄蕊5;雌蕊1,子房5室,花拄短,长不达1毫米。核果球形,直径3~4毫米。花期冬季。
生长绿阔叶林中或向阳山坡。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鸭脚木根)、叶(鸭脚木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适量,酒炒敷或煎水洗患处。用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近有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外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热痹。
- 【药用部位】
- 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
- 【来自何书】
- 《岭南采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