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肝介绍
- 【别名】
- 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土、灶内黄土、灶心土
- 【汉语拼音】
- Fú Lónɡ Gān
- 【名称英】
- Terra Flavausta。
- 【成份】
- 主要由硅酸、氧化铝及氧化铁所组成;此外,尚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等。
- 【加工采集】
- 在拆修柴火仕(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
- 【药材鉴别】
- 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质较硬,但易砸碎,并有粉末脱落,断面细软,色稍深,常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以块大,色红褐,质细软者为佳。部分溶于水,加酸部分溶解,且有气泡发生,其酸溶液加5%亚铁氰化钾试液呈蓝绿色,且有蓝色沉淀生成。
- 【药理作用】
- 鸽灌服伏龙肝煎剂2克/公斤,每天两次,共4次后,对于静脉注射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主要为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并无明显改变。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无效。
- 【炮制】
- 《雷公炮炙论》:"细研,以滑石水飞过两遍,令干用。"
- 【功能主治】
-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①《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②《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③《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眙。捣细,调水服之。"
④《纲目》:"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
⑤《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⑥《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 【性味】
- 味辛;性温;无毒。归脾;胃;肝经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药性论》:"味咸,无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布包),1~2两;或入散剂;或煎汤代水煎药。外用:研末调敷。
- 【宜忌】
- 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
①《本草经疏》;"阴虚吐血者不宜用。痈肿毒盛难消者,不得独用。"
②《本草从新》:"无湿勿用。"
- 【归经】
- 归经_肝经
- 【植物形态】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产。
-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煎服,或60~120克,布包煎汤,澄清代水用,或人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用治虚寒失血、呕吐、泻泄。
- 【药用部位】
- 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
- 【来自何书】
- 《雷公炮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