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介绍
- 【别名】
- 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野兰蒿、茵陈
- 【汉语拼音】
- yin chen hao
- 【成份】
- 茵陈蒿含具利胆作用的有效成分蒿属香豆精,
即6,7-二甲氧基香豆精含率因季节而异,开花期最高,达1.98%,以及绿原酸和咖啡酸。全草含精油约0.27%;果穗中精油较多,含率达1%。其成分有:β-蒎烯,茵陈炔酮,茵陈烯酮,茵陈炔,茵陈素。还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为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褐煤酸。灰分中含氯化钾。种子中也含蒿属香豆精及氯化钾。
黄蒿含蒿属香豆精,含率因部位和季节而异,花蕾中有0.5%,花头和种子中有2%;开花期全草有0.46%,开花前的花头中有1.52%,但幼苗中不含蒿属香豆精而含绿原酸。全草含精油约0.6%,以开花期含率最高,约达0.95%。其成分有:侧柏醇,正丁醛,糠醛,甲庚酮,葛缕酮,1,8-桉叶素,侧柏酮,乙酸牻牛儿酯,毕澄茄烯,丁香油酚,α-蒎烯,β-蒎烯,冰草烯等。还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为肉豆蔻酸5.1%,棕榈酸23.48%,硬脂酸24.43%,花生酸18.04%,亚油酸11.25%,油酸10.09%;非皂化部分中有β-谷甾醇19.81%。又含另一利胆成分4-羟基苯乙酮。还含胆碱,水杨酸,壬二酸,石竹烯环氧化物等。根含β-谷甾醇及草酸等。
- 【加工采集】
- 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
- 【药材鉴别】
- 干燥的幼苗多揉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6~10厘米,多弯曲或已折断;分枝细,基部较粗,直径1.5毫米,去掉表面的白毛后,可见明显的纵纹。完整的叶多有柄,与细茎相连,叶片分裂成线状。有特异的香气,味微苦。以质嫩、绵软、灰绿色、香气浓者为佳。
主产陕西、山西、安徽。此外,山东、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甘肃、福建等地亦产。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黄蒿(又名:滨蒿、北茵陈)、小白蒿等的幼苗,在东北等地作茵陈蒿使用。劲直蒿的幼苗在西藏地区作茵陈蒿使用。
- 【药理作用】
- ①利胆作用
茵陈煎剂、茵陈栀子煎剂、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以3:1.5:1)及其醇提取物均有促进大白鼠胆汁分泌的作用,但不够明显,茵陈煎剂对正常人的胆囊收缩(X线检查)只表现轻度缩小,容积改变不显著。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去除及未去除挥发油的两种)对急性胆囊插管及慢性胆囊瘘管犬均有明显利胆作用,推测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水及醇溶性物质,而挥发袖的作用则可疑或较弱;但也有报道,从南京茵陈中分离出的挥发油,对豚鼠有利胆作用。从茵陈及黄蒿的花蕾中分离出的6,7-二甲氧基香豆精,十二指肠给药,均可使麻醉大白鼠、总胆管插管及慢性胆囊瘘犬的胆汁分泌增加。从茵陈幼苗中提出的绿原酸(水溶性有机酸)对总胆管插管的大白鼠,静脉注射后约半小时即出现利胆作用,其对数剂量与胆汁分泌增加百分率成直线关系,绿原酸的水解物咖啡酸亦有利胆作用。茵陈蒿汤及茵陈浸膏,可使结扎输胆管之家兔的血胆红素降低(因手术所致肝细胞变性的影响仅为次要)。
②对实验性肝炎的影响
茵陈蒿汤、茵陈蒿及?子大黄煎剂均能降低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的死亡率,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对四氯化硪中毒性肝炎的犬其利胆作用较对正常犬显著,茵陈煎剂及茵陈挥发油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家兔的血清转氨酶无影响,但后者能使肝炎家兔食量增加,对病毒性肝炎之小白鼠无改善其死亡率及肝细胞病变的作用。茵陈蒿汤煎剂对家兔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③解热及抗微生物作用
茵陈蒿汤、蒿陈浸剂对家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茵陈及其同属植物Artemisiatridentata及A.nova的挥发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陈挥发油在试管内能抑制皮肤病原性真菌的生长,其抗真菌有效成分为茵陈炔酮。茵陈能麻痹蚯蚓以及人、猪的蛔虫。黄蒿1:10对ECHO11病毒有抑制作用,在感染同时及感染后给药仅表现延缓停用。
④降压作用
茵陈的水浸剂及精制浸液均有降压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静脉注射及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猫、兔、犬均表现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能系通过中枢以及内脏血管扩张而致;对离体心室纤颤兔心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并使其恢复节律收缩;猫、兔心电图观察。可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
⑤利尿作用
茵陈的水浸液、精制浓缩浸液以及6,7-二甲氧基香豆精对犬均表现利尿作用;茵陈挥发油对中毒性肝炎之家兔能使尿量增加,尿色由黄变清。
⑥其他作用
茵陈水煎剂3克/公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给药2~3周后可使血清胆甾醇及β-脂蛋白下降,β/γ比率较对照组低,但C/P值却比对照组高,对主动脉弓的病变及内脏脂肪沉着均表现保护作用。茵陈水煎剂在试管内有抗艾氏腹水癌的作用,对接种艾氏腹水癌的小白鼠,仅初期有效。茵陈同属植物ArtemisiacaerulescensL.油的乳剂,可使小白鼠出现癫痫样发作,其作用部位在大脑皮层。四川茵陈水浸液对犬在位肠管与兔离体肠管均有抑制作用,而济南茵陈的浸剂、煎剂及酒精浸出液,对离体兔肠却略有兴奋作用。茵陈浸液对未孕家兔及产后豚鼠的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呼吸困难,一般在5小时死亡,小白鼠1次口服半数致死量为7.246克/公斤。
- 【炮制】
- 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罗去净泥屑。
《雷公炮炙论》:"去根细锉用。"
- 【功能主治】
-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癥瘕,并内损乏绝。"
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
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
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
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 【性味】
- 苦辛,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④《珍珠囊》:"苦甘。"
入肝、脾、膀胱经。
①张元素:"入足太阳经。"
②《本草经疏》:"足阳明、太阴、太阳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 【宜忌】
- 非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
①《本草经疏》:"蓄血发黄者,禁用。"
②《得配本草》:"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
- 【副作用】
- 犬每天口服茵陈精制浸液(相当1g剂量的生药),未见毒性反应,仅有安静、思睡现象。6,7-二甲氧基香豆精给小白鼠1次口服10g/kg,动物多呈静卧状态、呼吸困难,一般在5小时死亡,小白鼠1次口服半数致死量为7.246g/kg。毒性:6,7-二甲氧基香豆素灌胃对小鼠的半数有效量为940mg/kg。大鼠每日灌胃50%煎剂5ml,连续2周,其食欲和体重与对照组无差异。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497mg/kg,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7246mg/kg。死亡大多发生在服药后4小时内,死前有阵发性惊厥。30-50mg/kg静脉注射,可使部分猫、兔心电图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茵陈二炔酮小鼠急性半数致死量为6.98mg/kg。对羟基苯乙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g/kg,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2.2g/kg。小鼠腹腔注射茵陈素的生理盐水混悬剂、50%聚乙二醇400混悬剂以及口服1%西黄芪胶混悬剂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62.5±28.0mg/kg;105.0±10.5mg/kg;1373.0±79.0mg/kg。茵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匍伏、思睡、流涎。
- 【归经】
- 归经_脾经
- 【备注】
-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黄蒿(又名:滨蒿、北茵陈)、小白蒿等的幼苗,在东北等地作茵陈蒿使用。劲直蒿的幼苗在西藏地区作茵陈蒿使用。
- 【植物形态】
- 茵陈蒿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木质化,表面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老枝光滑,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营养枝上的叶,叶柄长约1.5厘米,叶片2~3回羽状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密被白色绢毛;花枝上的叶无柄,羽状全裂,裂片呈线形或毛管状,基部抱茎,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圆锥状;总苞球形,苞片3~4层,光滑,外层小,卵圆形,内层椭圆形,背部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杂性,淡紫色,均为管状花;雌花长约1毫米,雌蕊1枚,柱头2裂,叉状;两性花略长,先端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下部收缩呈倒卵状,雄蕊5枚,聚药,先端尖尾状,基部具短尖,雌蕊1枚,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多生于山坡、河岸、砂砾地。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 【临床应用】
- ①治疗传染性肝炎
㈠煎剂:茵陈蒿每次1~1.5两,水煎服,每日3次,小儿酌减。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32例,服药后能迅速退热.对黄疸消失和肝肿缩小亦有明显的效果。疗程平均7天。服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治愈后亦无复发现象。㈡糖浆:茵陈2两,甘草1两,红枣25枚,加水煎至160毫升,再加糖浆40毫升混合。1~3岁12毫升,3~5岁15毫升,5~10岁30毫升,均日服3次。治疗14例(其中黄疸型13例),观察结果:体温恢复正常平均3天,食欲转佳平均4.2天,黄疸消失平均7.6天,肝功能转为正常平均10.5天,肝脏缩小平均10天。㈢5%茵陈注射液:用作经络注射,每穴成人0.5毫升,小儿0.3毫升。取穴:第一组肝热穴(在背部5、6胸椎棘突间旁开5分,双侧),肝炎点(下肢外踝上3寸;双侧),右期门。第二组:肝俞(双),中都(双),右章门。两组交替,每日1次。10~45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停药3~5天,一般2~3疗程。操作时首先在经穴周围寻找阳性反应物,如触到结节、条索或敏感压痛,或肌肤隆起凹陷,则为注射点。一般注射1~5次后阳性反应物消失时,再按穴位注射。或开始即无反应物时,则按穴位注射。操作时要求:选择阳性反应物或经穴要准;进针快,推药快,撞针快。注射时进针5~8分(期门或章门宜斜刺,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内脏或造成气胸)。疗效:治疗急性黄疸型46例,临床治愈45例,好转1例;急性无黄疸型12例,临床治愈10例,好转1例,无效1例;迁延性肝炎4例,临床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慢性肝炎3例,临床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1例。
②内服茵陈枣汤引起心律紊乱及阿-斯氏综合病征
在应用茵陈枣汤(茵陈2两,枣18枚,水煎早晚分服)治疗传染性肝炎过程中,曾有2例女性成人患者分别在服药后1和4天发生心律紊乱及阿-斯氏综合征的严重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发绀,脉细弱、渐至扪不到,心跳加速,节律紊乱,出冷汗,抽搐,人事不省,心跳呼吸一度停止。均经及时抢救始脱险。
- 【药用部位】
-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
- 【来自何书】
- 《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