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介绍
- 【别名】
- 白粱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黄粟、稞子
- 【汉语拼音】
- su mi
- 【成份】
- 脱壳种子和带壳种子的干品分别含脂肪1.41、1.68%,总氮2.48%、2.79%,蛋白氮2.41、2.72%,灰分3.15、1.85%,淀粉63.27、77.58%,还原糖2.03、1.98%。另有谓种子含油3%;油中含不皂化物2.39%,固体脂肪酸15.05%,液体脂肪酸70.03%。蛋白质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多类。种子蛋白质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
此外,新鲜植物并含β-丙氨酸和γ-丁氨酸,少量β-胡萝卜素、叶黄素。茎含白瑞香甙类,有毒。
- 【加工采集】
-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打下种子,去净杂质,晒干。
- 【药材鉴别】
- 栽培植物中的梁,与粟为同种。李时珍谓:梁即粟也,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参见青粱米、黄粱米、白梁米各条。
- 【药理作用】
- 白瑞香甙的作用参见"瑞香花"条。其甙元有抗菌作用,1:10000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株),1:5000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1:2000抑制绿脓杆菌,但对枯草杆菌无效。
- 【功能主治】
-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
①《别录》:"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粟米:主胃热,消渴,利小便。"
②陶弘景:"陈粟米:作粉尤解烦闷。"
③孟诜:"陈粟米:止痢。"
④《本草拾遗》:"粟米粉解诸毒,水搅服之;亦主热腹痛,鼻衄,并水煮服之。"
⑤《日用本草》:"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陈者更良。"
⑥《滇南本草》:"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
⑦《纲目》:"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 【性味】
- 甘咸,凉。陈粟米:苦,寒。
①《别录》:"味咸,微寒,无毒。陈粟米:味苦。"
②《本草衍义》:"陈粟米:性冷。"
③《纲目》:"咸淡。"
④《本草备要》:"甘咸,微寒。"
⑤《陆川本草》:"甘,平。"
归肾;脾;胃经
①《本草求真》:"专入肾,兼入脾、胃。"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少阴经。"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或煮粥。外用:研末撒或熬汁涂。
- 【宜忌】
- 《日用本草》:"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 【归经】
- 归经_肾经
- 【植物形态】
- 粟(《尚书》)
一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秆直立,粗壮。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25~60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长,基部近圆形,下面较秃净,上面粗糙;叶鞘无毛,鞘口处有柔毛;叶舌长1.5~5毫米,具纤毛。顶生圆锥花序穗状,通常下垂,长约20~30厘米,径2~5厘米,穗轴密被细毛;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基部有刚毛1~3条,刚毛通常褐色或浅紫色,稀有绿色,其长约小穗的2~3倍;第一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3脉;第二颖椭圆形,与不孕小花的外稃等长,5~7脉;不孕小花的外稃椭圆形,结实小花的外稃平凸状椭圆形,长2.5毫米,3脉,表面有皱纹,边缘内卷,包着内稃。谷粒与第一外稃等长,卵状或圆球状,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与其他小穗部分脱离。花期夏、秋季。
我国北方广为栽培。
本植物发芽的颗果(粟芽)、种子的加工品(粟糖)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栽培植物中的粱,与粟为同种。李时珍谓:"粱即粟也,大而毛长者为梁,细而毛短者为粟。"参见"青粱米"、"黄檗米"、"白梁米"各条。
- 【药用部位】
-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 【来自何书】
- 《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