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介绍
- 【别名】
- 鲋(《吕氏春秋》),鰶(《说文》)。
- 【汉语拼音】
- jiyu
- 【成份】
-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5克,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碳水化物0.1克,灰分0.8克;钙54毫克,磷203毫克,铁2.5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索0.07毫克,尼克酸2.4毫克。
维生素的含率,日本产鲫鱼每100克含维生素A50国际单位,B1_380微克,B2_100微克,尼克酸2.4毫克。又维生素B12含率,肉:15毫微克/克,内脏:50毫微克/克。
- 【加工采集】
- 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鳃及内脏,洗净,鲜用。
- 【功能主治】
- 健脾利湿。治脾胃虚弱,纳少无力,痢疾,便血,水肿,淋病,痈肿,溃疡。
①《别录》:"主诸疮,烧,以酱汁和敷之,或取猪脂煎用;又主肠痈。"
②《唐本草》:"合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作鲙,主久赤白痢。"
③《本草拾遗》:"主虚羸。热煮食之;鲙主五痔。"
④《日华于本草》:"温中下气,补不足;鲙疗肠澼水谷不调;烧灰以敷恶疮;又酿白矾烧灰,治肠风血痢。"
⑤《滇南本草》:"和五脏,通血脉,消积。"
- 【性味】
- 甘,平。
①《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②《蜀本草》:"味甘,温。"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或煅研入丸、散。外用:捣敷、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 【宜忌】
- 1.《食疗本草》:“食鲫鱼不得食砂糖,令人成疳虫。”2.《绍兴本草》:“热疾者尤不宜食之。”3.《宝庆本草折衷》:“忌猪肝。”4.“若多食,亦能动火。”5.《纳目》:“夏月热痢有益,冬月不宜。”6.《药性切用》:“泻痢忌之。”7.《本草省常》:“多食动火,同鸡食生癣疥,脚气人忌之,正月头有虫不可食。”8.《随息居饮食谱》:“外感邪盛时勿食,嫌其补也。煎食则动火。”
- 【归经】
- 脾;胃;大肠经
- 【备注】
- 鲫鱼胆治迎风流泪,其法为将鲫鱼胆汁与人乳各等分,合匀,蒸两次,点眼用。
- 【植物形态】
- 鲫鱼,体侧扁,宽而高,腹部圆。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眼大。下咽齿1行,侧扁,倾斜面有一沟纹。鳃耙37-54,细长,呈披针形。鳞大,侧线鳞。背鳍4,15-19,鳍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臀鳍3,5,背、臀鳍均有硬刺。全身呈银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鳍均为灰色。
生境分布:鲫鱼适应性很强,是一种广温性鱼类。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 【药用部位】
- 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肉或全体。
- 【来自何书】
- 《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