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药品通 >  安全用药  > 乌头注射液的药理机制

乌头注射液的药理机制

日期:2023-11-02举报/反馈

乌头注射液具有生物碱中毒、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心肌收缩力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麻痹等药理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乌头碱类生物碱的作用实现的。使用时需注意监测患者反应,避免乌头碱中毒。

1.生物碱中毒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多种结构和作用的天然化合物,通过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产生效应。中毒时这些生物碱累积并干扰正常生理过程,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轻度生物碱中毒可通过洗胃、灌肠等方式进行处理,重症则需及时就医。

2.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是指由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号传导异常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这可能影响肌肉对神经冲动的响应,导致肌肉无力或瘫痪。对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可以使用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物来改善症状。

3.心肌收缩力增强

乌头碱能选择性地激动心脏的肾上腺素受体,使心跳加快、加强,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的心脏复苏措施。

4.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幻觉、昏迷甚至死亡。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治疗包括清除毒物、维持生命支持以及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以缓解症状。

5.呼吸麻痹

乌头碱可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神经肌肉传递障碍,进而引起呼吸麻痹。抢救呼吸麻痹应迅速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同时行人工辅助通气。

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乌头注射液,定期监测心电图和电解质水平,以评估潜在风险。必要时,还应考虑进行神经肌肉测试和肺功能检查。

相关文章

更多>

关注或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39健康网

邮箱:ypk@mail.39.net

客服QQ:2308406323(不提供购买服务)

发邮件请备注修改药品价格信息&媒体合作&市场合作

39药品小程序

扫描找药 | 搜索找药
提供国内外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