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茶介绍
- 【别名】
- 地茶、太白茶(《陕西中草药》)。
- 【汉语拼音】
- xuecha
- 【成份】
- 含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另含D-阿糖醇和甘露醇。
- 【加工采集】
- 积雪融化后采收,除去基部苔藓状物及杂草,晒干。
- 【药材鉴别】
- 全体呈细长管状,单枝或有2~3分枝,白色,长3~7厘米,直径1~2毫米,粗者呈扁带状,基部有断痕,先端渐尖细,外表细致,略有皱纹凹点。断面中空。质稍柔软。气无,味苦似茶。以粗壮、色白、味苦者为佳。
产云南、四川。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渴,醒脑安神。治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高血压。
①《纲目拾遗》:"治胃气积痛,疗痢。"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清热,解烦闷。"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醒脑。治口干舌燥,眼昏头闷,精神疲倦。"
④《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渴,安神养心,明目。治心中烦热,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目涩,中暑,高血压。"
- 【性味】
- 《四川中药志》:"淡微苦,凉,无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或泡茶饮。
- 【归经】
- 肺;胃;心;肝经
- 【植物形态】
- 雪茶
地衣体白色或灰白色,管状,单一或有稀少分枝,先端稍弯曲,呈蛔虫状,高3~7厘米。被子器和粉子器侧生。
生于高寒山地。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 【药用部位】
- 为地茶科植物雪茶的地衣体。
- 【来自何书】
- 《纲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