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皮介绍
- 【别名】
- 刻因托斯(维名)。
- 【汉语拼音】
- baihuapi
- 【成份】
- 木材含多量戊聚糖,萜类和甾醇的脂肪酸酯。尚有白花色甙反应。
- 【加工采集】
- 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止咳。治急、慢性痢疾,咳嗽气喘,乳痈。
- 【性味】
- 味苦;性寒
- 【用法用量】
- 内服:焙焦研末,0.5~1钱;或取皮内鲜汁饮。
- 【植物形态】
- 疣枝桦,又名:疣桦。
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薄皮组成,易剥离,内皮橘黄色。枝条常下垂,红褐色,有光泽。叶互生,常2叶聚生一处,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7.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至截形,边缘有重锯齿,无毛,侧脉6~8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果序圆柱状,长1~3厘米,下垂;果苞3裂,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下弯,比中裂片长;小坚果卵形,膜质翅较果宽2倍。
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
- 【药用部位】
- 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
- 【来自何书】
- 《新疆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