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介绍
- 【别名】
- 鹑鸟,循,宛鹑,赤喉鹑,红面鹌鹑
- 【汉语拼音】
- an chun
- 【加工采集】
- 为雉科动物鹌鹑的肉或去羽毛及骨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turnix coturnix(Linnaeus)采收和储藏:宰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鲜用,或取肉鲜用。
- 【功能主治】
- 治泻痢,疳积,湿痹。
①孟诜:"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患痢人和生姜煮食之。"
②崔禹锡《食经》:"主赤白下痢,漏下血,暴风湿痹,养肝肺气,利九窍。"
③《嘉祐本草》:"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
④《本草衍义》:"小儿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
⑤《本草求原》:"补土续气,调肺利水湿。治腹大如鼓,泻痢,疳积。"
- 【性味】
- 甘,平。
①《七卷经》:"味辛,平。"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温平,无毒。"
入大肠、心、肝、脾、肺、肾经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煎汤或烧存性研末。
- 【宜忌】
- 1.《食疗本草》:“不可共猪肉食之,令人多生疮。”四月以后及八月以前鹑肉不可食。2.《七卷经》:“食之令人忘。”3.《本草拾遗》:“共猪肉食之,令人生小黑子。”4.《嘉佑本草》:“不可和菌子食之,令人发痔。四朋以前未堪食。”5.《医学入门》:“春月不可食。”6.《医林纂要·药性》:“助肝风。”
- 【归经】
- 归经_大肠经
- 【植物形态】
鹌鹑是雉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成体体重为66~118克,体长148~182毫米,尾长约46毫米。
雄性成鸟(夏羽):额部几全为栗黄色头顶、枕部和后颈黑褐色,羽端深栗黄色;中央具一条狭窄的白色冠纹。眉纹白色,从前额后达颈部;眼圈,眼先和颊部均赤褐色;耳羽栗褐色。上背为浅的黄栗色,具黄白色羽干纹;下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多具两端尖的浅黄色羽干纹;内外翈具黄褐色波状细横斑;肩羽亦然。两翅大部为带淡黄的橄榄色,杂以黄白色横斑;第一初级飞羽外翈狭,缘以淡黄色,其它初级飞羽的外翈均具浅赤褐色波状横斑;次级飞羽的内外翈亦具同色横斑,向内转浅。尾羽黑褐色,具白而略带浅黄色的羽干纹和羽缘,并具赤褐色横斑。颏、喉和颈的前部赤褐色,与颊部和眼先的赤褐色连在一起;从颈部开始,伸出一个黑褐宽条,沿中线至喉部中央,扩大成黑褐色锚状纹,两侧向上延伸,几与耳羽连接。上胸灰白沾栗,羽干白色;颈侧和胸侧黑褐,杂以栗褐色,并具明显的白色羽干纹;两胁栗褐,杂以黑色,具更宽的白色羽干纹;下胸以至尾下覆羽灰白。
虹膜红褐色;嘴角蓝色;跗蹠部淡黄色。
- 【药用部位】
- 为雉科动物鹌鹑的肉或全体。
- 【来自何书】
- 崔禹锡《食经》